自然资源部海洋减灾中心 https://www.nmhms.org.cn/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新闻中心>文章详情页

文章详情

国家海洋局海洋减灾中心高忠文主任在5.12活动现场接受媒体采访

新闻中心 2015-05-13 08:00:00 来源:自然资源部海洋减灾中心 15056 打印

在2015年5.12来临之际,国家海洋局海洋减灾中心主任高忠文在广西北海举办的海洋防灾减灾宣传活动现场接受了记者采访。  
    记者:请问我国海洋灾害的特点是什么?  
    高忠文:我国海洋灾害的特点是灾种复杂、灾害频发、成灾严重、风险巨大。既有风暴潮、巨浪、海冰、赤潮等突发性灾害,也有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咸水上溯、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等缓发性灾害,东南沿海还存在海啸风险。当前,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海洋灾害的形成机理、发生规律、时空特征、损失程度呈现出新的特点,强潮、巨浪次数明显增多。2006年的“桑美”台风风暴潮导致浙江、福建两省超过300多人死亡或失踪。2014年的超强台风“威马逊”,是1973年以来登陆华南地区的最强台风,台风风暴潮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80.8亿元。  
    记者:请问广西所面临的海洋灾害有哪些?近些年来广西海洋灾害的总体情况如何?  
    高忠文:广西沿海处于南海和太平洋台风影响范围之内,受多发、频发的台风影响,海洋灾害以台风风暴潮最为显著,此外,像海浪、赤潮等灾害也时有发生。  
据统计,近5年来,海洋灾害造成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直接经济损失达41.21亿元。2014年是广西历史上海洋灾害较重的一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达28.30亿元(我国各类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36.14亿元)。仅1409“威马逊”台风风暴潮就导致直接经济损失24.66亿元,受灾人口155.43万人。  
    记者:针对日益严峻的海洋灾害形势,国家海洋局做了哪些工作。  
    高忠文:海洋防灾减灾是国家海洋局的一项重要职责,近些年来,我局持续加大对这项工作的投入力度。一是进一步完善海洋防灾减灾体制机制。《海洋观测预报管理条例》及其配套制度相继出台。2008年,国家海洋局新成立预报减灾司,2011年新成立了国家海洋局海洋减灾中心,我局三个海区分局和沿海省也相继成立了相关管理和业务机构。二是进一步加强海洋观测能力。近海近岸立体观测体系初步形成,新建了包括岸基站点、海上浮/潜标、观测平台在内的100多个海洋观测站点,实时数据采集和传输由十一五末期的小时级提升至分钟级。三是进一步提升灾害预警报水平。建立了全球业务化海洋学预报系统,开展了我国近岸和面向重点保障目标的精细化预报服务,全国渔业安全生产保障系统纳入业务化运行,预报精度和准确率大幅提升。四是深入拓展海洋防灾减灾工作领域。海洋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试点、沿海大型工程海洋灾害风险排查工作有序推进,海洋灾害调查、灾情统计、灾害影响评估等常规业务体系初步建立。针对近年来岸线变化较大的新情况,重新核定了11个省211个岸段的警戒潮位。启动海洋灾害重点防御区划定和区域海洋减灾能力综合评估工作。  
    记者:面对海洋灾害,普通公众应该怎么做?  
    高忠文:防灾减灾不单单是政府行为,更加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对于沿海的人民群众来说,“提升海洋减灾意识、熟知海洋灾害常识”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在海洋灾害来临时,大家应该有意识关注并识别灾害风险,通过电视、广播、高音喇叭、LED显示屏等公共信息渠道获取并读懂预警报信息,特别是在沿海或海上从事生产作业活动以及在滨海居住或旅游的群众,一定要提前做好防范,在保证人身安全的基础上使得灾害对我们的影响减轻到最低的程度。希望广大群众多关心支持我们的海洋防灾减灾工作,也希望大家能向身边的每一个人传达、传播海洋防灾减灾的知识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