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海洋局发布2012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和2012年中国海平面公报
2月26日,国家海洋局发布了《2012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和《2012年中国海平面公报》。根据这两份公报,2012年我国共发生138次风暴潮、海浪和赤潮过程,各类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5.25亿元;中国沿海海平面变化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海平面上升速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2012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显示,2012年我国各类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5.25亿元,死亡(含失踪)68人。与近10年海洋灾害平均损失相比,2012年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高于平均值,死亡人数低于平均值。其中,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最严重的省份是浙江省,为42.67亿元。
《2012年中国海平面公报》显示,我国沿海海平面变化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高于全球。2012年,中国沿海海平面为1980年以来最高值,海平面较常年高122毫米,较2011年高53毫米。1980年~2012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为每年2.9毫米,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特别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沿海海平面上升明显,近3年海平面处于历史高位。此外,海南省三沙市海域海平面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1993年~2012年上升速率为每年4.9毫米,高于全球和中国沿海同期水平。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沿海海平面受海温、气温和气压等水文气象因素影响呈明显上升趋势,沿海地面沉降也是造成海平面相对上升的重要因素。国家海洋局海洋预报减灾司司长王锋表示,我国许多岛礁关系到我国海洋权益。目前,部分岛礁在高潮位时只有很小一部分露出海面,海平面的持续上升可能会导致这些岛礁被淹没,影响我国海洋权益。